本刊策划丨系统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心理健康作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将心理健康纳入国家战略层面。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
心理健康作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将心理健康纳入国家战略层面。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
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离不开对社会心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一论断彰显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目标的
林俊杰在华语乐坛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像《江南》《可惜没如果》这些歌,陪伴了好几代人,每一首都能勾起大家满满的回忆。对粉丝来说,能去现场看偶像表演,听他唱那些熟悉的歌,那幸福感简直爆棚。从大的方面讲,林俊杰人气超高,影响力极大,这场演唱会成了华语乐坛焦点,吸引了
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号召,贯彻落实《消防救援局关于组建支队心理工作专家团队的通知》(应急消〔2021〕102号)精神,济宁学院心理专家服务团队为1200余名消防救援指战
5月24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上演了一场特殊的“心理疗愈”盛宴——2025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季心理情景剧决赛。6支高校队伍以AI技术、亲子关系、自我认同等议题为切入点,用戏剧形式剖析当代青年的心理困境。例如,北航作品《伊艾》探讨“I人”与“E人”的标签焦虑,北
5月24日, “美润心田 AI 育未来” 2025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季心理情景剧比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中央戏剧学院东城校区实验剧场圆满落幕。在这场比赛中,6 支决赛队伍聚焦人生抉择、亲子关系等现实问题,并巧妙融入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元素,以精湛的表演为观众呈现了一
你们见过男人去晒离婚证的吗?平心而论,在朋友圈、抖音里晒离婚证的女人倒是很多,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在那个评论区,各式各样各种评论。那么,为什么女人要在网上晒离婚证呢?女性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晒离婚证的现象,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因素。
文某的悲剧人生轨迹文某,一个27岁的年轻生命,却在纺织厂制造了令人痛心的放火案。他自幼因家境贫困、辍学等原因,性格变得悲观自闭。辍学后,他随父母外出或独自打工,今年春节回到老家后,经人介绍到屏山县某纺织厂上班。然而,他的内心深处早已被悲观情绪填满,辞职时竟然是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这一日期谐音“我爱我”,寓意“关爱自我,方能爱他人与社会”。自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发起后,该节日逐步推广至全国高校,并于2004年获团中央正式确立,成为呼吁青年群体重视心理健康的标志性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观念的逐渐变化,关于私人空间和隐私保护的讨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和网络平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隐私空间变得更加脆弱和透明。而在众多的社会话题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获得足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外国留学生群体已成为中国社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尽管大部分留学生以积极形象融入中国生活,但仍有部分百姓对其持有负面看法。这种现象背后,是文化差异、个别不良行为、待遇认知偏差、媒体报道
在“996”和“内卷”盛行的职场生态中,员工常被困于KPI、办公室政治和无限加班的恶性循环。某互联网公司调研显示,68%的新人因不敢拒绝非工作请求而影响效率,代取快递、被迫站队等“隐形压迫”不断侵蚀心理防线。高压不仅导致焦虑、抑郁高发,更引发“空心人”现象——
在网络时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简单的文字交流到充满创意的表情符号、网络用语,再到如今各种充满幽默感和自我保护意味的ID签名,我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看似调侃甚至有些自嘲的网络语言,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涵。
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一条被绑在车尾的大鱼,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这个看似简单的"炫耀"行为,却折射出当代社会复杂的心理现象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我们看到这位车主绕街三圈、两进加油站的行为时,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驱使,让一位普通市民做出如此引
理论与实践脱节:新手咨询师在培训中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涵盖心理发展、人格理论、咨询流派等。然而,面对实际个案时,却难以将理论转化为有效的实践操作。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印发《“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要求组织开展主题巡讲,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定期举办面向机关、企业、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公众认识到精神疾病可防可治,逐步减少社会歧视和病耻感。
11月16日-17日,由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心理卫生协会、南宁心理卫生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广西)—东盟精神医学新进展研讨会暨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及新进展学习班在南宁如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心理治疗师、儿童康复工